时间:2025-09-19 浏览:15
9 月 18 日,在 “九一八” 事变 94 周年、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总基调,开展系列主题集体备课活动,通过活动将伟大抗战精神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为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课堂筑牢基础。
三措并举:锚定教学靶心夯实备课基础
备课紧扣“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 主题,以 “理论学习 + 资源整合 + 研讨交流” 三措并举搭建备课框架。一是聚焦理论内核,组织教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明确将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核心要点;二是整合优质资源,精选教育部推出的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抗战主题特辑,同步联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线上沉浸式参观 “为了可爱的中国” 主题特展,挖掘徽州地区抗战历史中的英雄事迹与红色故事;三是深化研讨交流,围绕“如何将地方抗战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怎样引导学生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四维发力:深挖精神内涵丰富教学维度
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观、听、思、悟” 四维发力,全方位汲取抗战精神育人养分。在 “观” 中感知历史温度 ——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为了可爱的中国: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新四军皖南整编特展” 主题展览,以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实景再现等形式,生动呈现了全民抗战的壮阔图景,让教师们直观触摸到本土抗战历史的鲜活细节;在“听” 中聆听精神回响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特辑中,专家学者对抗战历史脉络的系统梳理和对抗战精神的深入阐释,为教师们补充了丰富的史实素材与情感共鸣点;在“思” 中探索教学路径 —— 结合不同专业学生认知特点,教师们思考如何用“故事化教学”“情境化体验” 等方式,让抗战精神从 “历史叙事” 转化为 “青春共鸣”;在 “悟” 中坚定育人使命 ——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教师们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即引导青年学生在铭记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传承精神中勇担时代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此次系列集体备课活动既是学院落实“大思政课” 建设要求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以重大历史纪念日为契机,加强与地方文化场馆的合作,不断丰富思政教学资源库,推动思政课从“课堂教学” 向 “实践育人” 延伸,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激励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动力。
(撰写、摄影:张玲 责任编辑:储雪芳 审核:刘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