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21 浏览:10
为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性,11月19日下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5508会议室召开本学期第二次专题教学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孙海霞主持。

五位教师先后作主题发言。汪艳琴分享了一个教学案例——“一双筷子里的中国精神”,展现 “以小见大”的教学智慧;钱文丽以DeepSeek年轻团队的创新实践为切入点,系统梳理改革创新精神的培育路径;马国香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典型案例阐释其在生活中的践行逻辑;陶小兵分享了中国精神专题的教学设计思路,并就近期热点融入教学以及文献研读交流了自己的心得;罗龙熙根据体育专业学情分享了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专题的差异化教学方案。
自由交流环节研讨氛围浓厚,观点碰撞激烈。汪志伟通过《觉醒年代》中的人物事迹分享自己的案例教学法,提出以“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视角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路;程旭就中国精神专题的课件提出了优化建议,指出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还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其中的逻辑理路。
孙海霞在小结中对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中国精神为魂,以核心价值观为纲”做了解读,建议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来把握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专题的教学精神,争取实现教学效果新突破。之后,她还就本学期德法课“一课一品”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活动的推进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撰稿:陶小兵 孙海霞 摄影:张 玲;责任编辑:储雪芳;审核:刘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