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3 浏览:150
7月6日至12日,黄山学院党政高位部署,多部门协同发力,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实施,18支实践团队、80名学员围绕乡村振兴、徽文化研究、红色文化研究三大主题开展黄山学院第九期“行知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领黄山学院学子在田间地头、古村深巷中感悟思想伟力、发觉时代变化、激发挺膺担当。
进村入户看发展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首古老悠扬的徽州童谣曾经是古徽州人生存境遇的真实写照。
如今,徽州地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齐云山镇的变化再一次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激活传统村落各资源要素,从而推动传统村落复兴和可持续发展。”一路走一路看,第九期“行知课堂”齐云山组学员、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杨宇其不禁感叹。
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一条条宽阔交错的乡间道路,乡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徽州非遗创造“新经济”……走进休宁县齐云山镇,第九期“行知课堂”的师生被这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吸引。
“听屏山村的历史故事、看屏山村的粉墙黛瓦、访屏山村的幸福生活、悟屏山村的振兴脉络,让我认识到青年人在如今的徽州乡土定是大有可为。”第九期“行知课堂”屏山组学员、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梅宏在调研中看到了屏山村的变化,更在实地走访中把所思所悟通过短视频分享给了更多同学。
在“白岳甲江南”的休宁县齐云山镇,在徽文化发祥地的绩溪县上庄镇,在“中国影视村”的黟县南屏村,在大力发展“写生经济”的黟县屏山村……“行知课堂”的师生们走进农户、实地探访、深入调研,在行走中认识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在访谈中感受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
体悟文化强本领
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第九期“行知课堂”学员、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解光磊认真聆听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小勇有关徽州篆刻制作技艺的讲解。随后,他拿起篆刻工具,小心翼翼地刻出了以“黄山”为印文内容的篆刻作品,感受了一场博物馆里的思政课。
走进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了解胡开文其人其事,学习徽墨制作的传统工艺,观摩古法点烟及八宝五胆金墨等制作技艺。“匠人们在一宇天地里一心一意地制作出每一块墨的情景,光阴流转,徽墨似乎带领我们回到了过去。”第九期“行知课堂”上庄组学员、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崔浩田学习完锤墨工艺后激动地说。
走进黟县七约米酒厂,第九期“行知课堂”南屏组的师生参观了有机米酒的发酵、装瓶、贴标全流程和电商直播全过程。在厂房里,负责人姜涛介绍了“七约”与徽商重契约、讲诚信的文化渊源,讲述了七约黑米酒传统酿造技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行知课堂”将徽州文化作为社会实践主题之一,带领学生走入古老徽州,体会徽州文化魅力,学习非物质遗产技艺,让徽文化瑰宝走进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第九期“行知课堂”指导教师、旅游学院教师代华说。
青年学子学习体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用脚步丈量徽州大地,用实践传承徽州文化。“这既是一次实践活动,也是一次‘文化之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芳正表示,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中,每一个人都在实践中走入徽州、发现徽州,痴绝于此。
回报社会显担当
“救出溺水者后,应迅速清除其口鼻中的污泥、杂草等,以保持呼吸通畅”,第九期“行知课堂”齐云山组学员、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王西雨从专业角度为齐云山镇留守儿童讲授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急救知识课。
师生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耕知识,撸起袖子,扛起劳动工具,在出力流汗中感受劳动的快乐。随后,第九期“行知课堂”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郑俊艺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劳动教育等方面与学生深入交流。她借助袁隆平的稻田故事,引导学生静下心、沉下身去学习去研究,去感悟劳动的艰辛与伟大,教育学生学精悟深专业知识,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黄山学院“行知课堂”以社会调研为主线,以社会服务为亮点,积极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探索出“理论送基层”、助农助工志愿、留守儿童关心关爱、拜访看望抗美援朝老兵等特色环节,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实践矩阵。”黄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春安表示。
据悉,自2015年7月12日首期“行知课堂”开班至今,“行知课堂”已成功举办八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然成为黄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大亮点,成为了黄山学院“实践育人”环节的重要特色项目。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程天明 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