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青春担当——德法教研室举办法律专题集体备课会

时间:2024-12-13   浏览:10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德法课法治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实效,12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逸夫综合楼5201法治教室召开“法治中国,青春担当”法律专题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春安出席活动,德法课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交流研讨。活动由郑六一老师主持。

会上,汪志伟和吴霞首先与老师们分享教学心得。汪志伟认为,新时代的法治观教育要注意突显法律权利意识的培养。他从古今中西法治文化对比角度谈今天培养大学生法律权利意识的意义,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厘清“权利”与“权力”、“法治”与“法制”的关系,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吴霞则以说课的方式展示了一堂法治案例教学的微课。她以“于艳茹诉北京大学撤销博士学位决定案”为例,以案说法,通过专业分析呈现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内涵要义,充分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彭家国和郑文兵分享与专题相关的文献研读体会。彭家国结合文献研读,谈到《民法典》融入德法课的重要意义、基本遵循和实践方略。他指出,民法典教育融入德法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法治教育专题,而要基于道德与法治的辩证关系,促进学生实现德法兼修。郑文兵向老师们推介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他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郑六一老师做最后点评。他指出,法律专题旨在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这一专题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得有血有肉、丰富大学生学习体验是一个需要不断去探索的课题,老师们既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也要在自身知识结构优化和理论研究上坚持不懈地下功夫。

“集思广益映华章,研讨交流共成长”,本学期德法课最后一次集体备课会在老师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集体备课会每一次交流研讨都是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增进的机会,老师们专题教学的理念由此更加清晰,教学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坚定。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海霞  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婧 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芳正)